苍耳散

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:苍耳散别名芷夷散(《医学入门》卷七)、辛夷散(《仙拈集)卷二) 。
处方辛夷仁15克 苍耳子7.5克 香白芷30克 薄荷叶1.5克
制法上药晒干,研为细末 。
功能主治散风邪,通鼻窍 。主风邪上攻,致成鼻渊,鼻流浊涕不止,前额疼痛 。现用于慢性鼻炎、副鼻窦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。
用法用量每服6克,食后用葱茶清调服 。
注意鼻渊久治不愈,转为虚证者不宜使用 。
备注方用苍耳子宜通鼻窍,散风止痛,辛夷、薄荷散风通窍,白芷祛风宜肺 。诸药合用,具有散风邪,通鼻窍之功 。
摘录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九:苍耳散处方苍耳根3两5钱,乌梅5个,带须葱3根 。
功能主治疔疮 。
用法用量用酒2钟,煎至1钟,热服 。出汗后不散,然后用胜金散 。
摘录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九
《证治宝鉴》卷十:苍耳散处方苍耳、薄荷、白芷、细辛、南星、半夏、酒芩、荆芥 。
功能主治鼻渊,鼻流清涕而臭 。
摘录《证治宝鉴》卷十
《济生》卷五:苍耳散别名芷荑散、芷辛散、辛夷散、苍耳草散、苍耳子散
处方辛夷仁半两,苍耳子2钱半,香白芷1两,薄荷叶半钱 。
制法上晒干,为细末 。
功能主治鼻渊,鼻流浊涕不止 。
用法用量芷荑散(《医学入门》卷七)、芷辛散(《古方选注》卷下)、辛夷散(《仙拈集》卷二)、苍耳草散(《便览》卷一)、苍耳子散(《良方集腋》卷上) 。本方改为丸剂,名“苍耳丸”(见《医便》卷三) 。
各家论述《医方集解》:此手太阴、足阳明药也 。凡头面之疾,皆由清阳不升,浊阴逆上所致 。白芷主手足阳明,上行头面,通窍表汗,除湿散风;辛夷通九窍,散风热,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脑;苍耳疏风散湿,上通脑顶,外达皮肤;薄荷泄肺疏肝,清利头目;葱白升阳通气;茶清苦寒下行,使清升浊降,风热散而脑液自固矣 。
摘录《济生》卷五
《证治宝鉴》卷十二:苍耳散处方苍耳、威灵、羌、独、通、当归、白芷、半、防风、苡仁、栀子、苍、苓、泽 。
功能主治手足麻痹,臂痛不举 。
摘录《证治宝鉴》卷十二
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五:苍耳散处方苍耳子1钱,金银花1钱,皂角刺1钱,防风1钱,荆芥1钱,连翘1钱,蛇床子5分,天麻5分,前胡5分,土茯苓3钱,牙皂3钱,甘草3钱 。
制法上锉 。
功能主治杨梅疮,己服轻粉,愈后发鹅掌风,手发癣,或手掌上皮退一层,又退一层,生生不绝者 。
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,川椒1撮,水煎服,不拘时候 。
摘录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五
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三:苍耳散处方苍耳(重午日采,晒干)3两 。
制法上为散 。
功能主治辟瘴疠瘟疫时气 。主
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,空心井花水调下 。
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三十三
《普济方》卷一五一引《圣济总录》:苍耳散处方珍珠(研)1分,桂(去粗皮)1分,鸡子2枚(去壳,炒令黑色,研),苍耳(晒干)3两 。
【苍耳散】制法上为散 。
功能主治辟瘟疫疠 。主
用法用量每服2钱,空心用井花水调下 。
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一五一引《圣济总录》
方出《圣惠》卷六十九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一○八引《仁存方》:苍耳散处方苍耳花、苍耳叶各等分 。
制法上为细末 。
功能主治妇人风瘙,隐疹,身痒不止 。
用法用量每服2钱,以豆淋酒调下 。
摘录方出《圣惠》卷六十九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一○八引《仁存方》
《普济方》卷三○七:苍耳散处方白矾2两(研),大麻黄5两(锉),苍耳茎叶5两(锉) 。
功能主治蛇螫人,窍出血 。
用法用量用水1斗,煮至6升,去滓,下白矾末,温浸之 。
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三○七
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三六:苍耳散处方苍耳子2-7粒,露蜂房1两,曲头棘刺2-7枚,绯帛方5寸,乱发一团如鸡子大,青蒿2-7茎,丹砂1分(研,别入) 。
制法上药将六味锉碎,于熨斗内烧灰,细研为散,入丹砂末和匀 。
功能主治疔肿徐敷诸药后,如犯触者 。
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,空心温酒调下,日晚再服 。
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三六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