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方法】五针松“脱脚”弥补的方法

【【方法】五针松“脱脚”弥补的方法】
五针松“脱脚”弥补的方法五针松主干中部一半以下至根部无侧枝的地方 , 称之为“脱脚” 。 在造型中 , 会带来一定的难度 , 但如果我们在整形加工时给以一定的技术处理 , 照样可达到形神兼备 , 苍劲虬曲 , 端庄耸峭之气 。 其弥补方法有以下几种:

1、盘结法:在“脱脚”幼树的主干下部卷曲成结状 , 以降低主干高度 。 为避免大幅度弯曲时引起折断损伤 , 在干的扭结部分用胶布包裹后再进行盘结 。 盘结卷中间的孔洞不可过大 , 忌圆形 。 在造型时还要注意两点:①最下面的第一侧枝应落位在结的右面 , 否则右面太空 , 使整个树体倾斜于左面 , 感到重心不稳;②上面左半的冠和结要垂直 。 如冠的中心与结垂直 , 则显得呆板 。

2、曲干法:将主干扎成若干弯曲状态 , 显示树木苍劲、古抽奇特的美态 。 一般加工时主干呈“s”型 , 但下部忌圆形弯曲 。 3、俯枝法:是表现自然界山野孤松的方法 , 造型简单 , 在空脱的树干上部有一较大的侧枝 , 加工时将这一大枝扎缚下垂 , 补其下部空挡 , 显得透露飘逸 , 潇洒神韵 , 野趣浓浓 。

4、靠接法:选择一盆幼树五针松 , 用一姿态优美的侧枝靠接在树桩分枝下的空挡 , 可补其空缺 。 接穗枝要大于上面的分枝 , 靠接时间适于4??5月 。 接穗的盆要固定牢 , 否则容易晃动 , 影响成活 。

5、拼盆法:在“脱脚”的树桩下配植一株小树 , 弥补下部空缺 , 配植小树应斜卧植于“脱脚”树桩基部背后右侧 。 在造型中 , 两株切忌等高等粗 , 构成不等边的三角形树态 。

6、种石法:视树桩“脱脚”空档大小 , 选择高低、大小相宜的山石 , 种于树桩根部 , 达到弥补树桩“脱脚”的缺陷 。 “脱脚”五针松造型时 , 要根据树形 , 以势加工 , 来表现大自然中古木奇树和幽林风光 , 从而提高盆景艺术的水平 。

    推荐阅读